首页 > 贺兰县 > 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 正文

贺兰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稿件来源:银川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0-12-31

贺兰县居银川市区北部,总面积1197.57平方公里,下辖习岗、立岗、金贵、洪广4个镇,常信1个乡,富兴街街道办事处,京星、南梁台子2个农牧场,宁夏原种场、暖泉农场2个区属农场。

2020年,贺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29亿元,比2019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9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7.5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84.44亿元,增长1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5亿元,比2019年增长1.1%。完成财政收入15.67亿元,比2019年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0亿元, 比2019年增长4.2% ,税收收入9.93亿元,比2019年增长-0.9%。完成财政支出43.32亿元,比2019年增长-2.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60亿元,比2019年增长9.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9亿元,比2019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5元,比2019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49元,比2019年增长8.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贺兰县常住人口为341507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67951人,占78.4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3556人,占21.54%,其中回族人口为70231人,占20.57%。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2070人,占65.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9437人,占34.97%。

近年来,贺兰县先后被评为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的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先进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贺兰县区位地理独特,位于银川市北,县城南的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与银川市兴庆区毗邻。贺兰县东临黄河与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隔河相望,西倚贺兰山分水岭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北接石嘴山市平罗县,介于东经105°57′~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县境东西长49.75千米,南北宽31.2千米,县城距银川市中心10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习岗镇。

气候特征,贺兰县西倚贺兰山,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冬寒少雪,春秋季多风,降水少而集中,光照长,热量多,温差大。四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无霜期188天,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5℃左右,最低气温-25℃左右。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7.2℃,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4℃。霜冻发生在4月下旬~5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无霜期为184天。盛行北东北风、南风,其次是南西南风。全年大风平均日数为8次,多集中在3~5月,最多年出现过14次(1983年),最少年只有3次(1989年、2004年)。夏季出现雷阵雨的,一般都伴有阵性大风,危害甚大。昼暖夜寒,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年较差为31.7℃。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2.7℃,最大日较差可达26.4℃。春秋两季气温日较差更为明显。贺兰县深居内陆,受北方、西北方、西方侵入的干冷空气影响大,时间长,形成降水少,气候干燥,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降水分配不均的特点。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193毫米,7月、8月降水集中且量大,多以大雨、暴雨出现,造成降水经流量大,利用率不高,而其他月份雨水都较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满足不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需黄河水补水灌溉。

贺兰县属于干旱地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2.1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8%。其中:,3~4月、7~9月日照百分率为67%,为各月最少。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40.9千卡/厘米。气温高于10℃的太阳总辐射为85.4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58.7%。

资源能源丰富。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包括黄河水、湖泊积水、人工渠、山泉水、降水、地下水。贺兰县地下水储量丰富,主要源于引黄灌溉补给及大气降水。县境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7种,煤炭、磷矿石、白云岩、石灰岩、芒硝、池盐和贺兰石等。 贺兰县生物资源丰富,品类较多。2006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境内有乔木、灌木21科33属59种78个品种。草地广阔,草源丰富,有荒漠草源类、低温地草甸类、灌丛草原类、沼泽类、沙生植被类、盐生植被类。

近年来,贺兰县实施林网、通道绿化、庄点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开展秋季农田大网格宽林带农田防护林建设,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县内新修主干道路,高速公路、国道、滨河大道、正源北街道路两侧绿化工作。实施石中高速、110和109国道、丰庆路、正源北街延伸段、滨河大道等重点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工程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历史文化悠久。贺兰县建置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原名宁夏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与省同名,依贺兰山更名为贺兰县。今贺兰县地,在秦以前,为羌族、荤粥、畎夷、严狁、犬戎等游牧民族和戎狄部落放牧之地。秦时属北地郡。西汉时,属北地郡廉县,东汉时属凉州刺史部。三国时,属魏安定郡,为羌、匈奴、鲜卑等族游牧之地。西晋时,为匈奴、鲜卑贺兰部游牧之地。东晋时先属匈奴铁弗部,后属赫连夏国饮汗城以及后赵、前秦、后秦等国。南北朝时,属北魏怀远郡。夏灭后,先属北魏薄骨律镇,后属西魏灵州普乐郡、北周灵州怀远镇怀远县。隋时,属灵州怀远县。唐朝时,怀远县初属关内道灵州灵武郡,后改属警州。五代时期,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北宋初,属陕西路定州怀远镇。西夏立国后,属兴州,后因兴州升为中兴府改为兴庆府而隶属兴庆府。元时,属甘肃行中书省宁夏府路定州怀远县。明时,宁夏为“九镇”之一,实行卫所制,宁夏左屯卫为其前身。清雍正二年,改卫所制为府县制,将宁夏左屯卫的部分堡寨建宁夏县,属甘肃省宁夏府,宁夏县治在府城内,是为贺兰县建县之始。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裁撤宁夏府,宁夏县改属朔方道,仍隶甘肃省。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设宁夏省,宁夏县改隶宁夏省,治仍在省城内。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县治迁到谢保堡(今习岗堡)。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宁夏、宁朔、平罗三县改五县时,宁夏县改名贺兰县。1949年9月23日,贺兰县解放,同年10月1日,贺兰县人民政府成立,直隶宁夏省人民政府领导。1954年9月,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贺兰县改隶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贺兰县改隶宁夏回族自治区。1972年划归银北地区。1976年1月,改隶银川市。

1985年,贺兰县辖习岗、立岗、金贵、洪广4镇,习岗、潘昶、常信、通义、丰登、四十里店、金山7乡,以及县属京星农牧场。1988年,习岗乡合并入习岗镇。2000年海原县南梁台子吊庄与贺兰县南梁台子指挥部合并为南梁台子管委会,设铁东、铁西两个生产大队。2002年10月,从贺兰县划出丰登乡归银川市金凤区管辖。2002年成立习岗街道办事处。2003年2月,银川市兴庆区满春乡八里桥村4个生产队划归贺兰县。同年3月,成立沙渠村,隶属习岗镇管辖。

2003年7月,贺兰县将5乡4镇调整为4镇1乡。保留常信乡,将四十里店乡整建制并入,乡政府驻原常信乡政府驻地。保留立岗镇,将通义乡整建制并入,镇政府驻地不变。保留金贵镇,将潘昶乡整建制并入,镇政府驻地不变。保留洪广镇,将金山乡整建制并入,镇政府驻地不变。对习岗镇行政区划未作调整。

2012年,设立欣荣村,隶属洪广镇管辖。南梁台子农牧场铁东大队、铁西大队撤销,设铁东村、铁西村。2014年,设立广荣村,隶属洪广镇管辖。2019年,在宁夏农垦集团移交贺兰县南梁台子农牧场的移民村的基础上,设立隆源村,隶属南梁台子农牧场管辖。

截止2020年底,贺兰县下辖习岗、立岗、金贵、洪广4个镇,常信1个乡,富兴街街道办事处,京星、南梁台子2个农牧场,县域内还有宁夏原种场、暖泉农场2个区属农场。

道路交通便利。京藏高速、石银高速、110国道、109国道和包兰铁路南北穿境而过。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距离县城15分钟时间,目前开通国内各省市及香港、曼谷、首尔、迪拜等国际国内航班。城市主干道路将贺兰与银川城区融为一体。目前贺兰和银川公交实现了全覆盖。县域内滨河大道、金河大道等“六纵十横”公路交通网络贯通东西南北。

人居环境优美。贺兰县地处西北地区、贺兰山下,造就了贺兰多种文化因素交相辉映的态势,境内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融合发展。贺兰县走个性化、差异化之路,开展县城绿化、亮化、美化、便民化提升工程,做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建成田园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美丽之城,着力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贺兰县是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自治区级公共文化体系先进县、自治区级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县,通过创建“名师”、“名校”,“名医”、“名院”,“文化名人”、“文艺精品”,贺兰一中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高中,县医院创新模式与宁夏医科大学联合办院,文化、体育特色领先全区,创建了和谐的人文环境。贺兰县加快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及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建设,将各部门90%以上的审批权限集中归并到行政服务中心,将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全流程办理时限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打造优良政务环境。

>>><<<